7000米深的海底世界到台中商標註冊類別底是啥樣?(組圖)

這是“蛟龍號”深海載人潛水器於2010年7月在中國南海執行一次成功下潛後出水。資料照片
五月十八日,重慶園博園,蛟龍號潛航員葉聰接受媒體專訪。

台灣商標註冊代辦記者 梅垠 實習生 董郝成澤 攝

本報訊

(記者 張亦築)潛入深海是啥感覺?水下7000米的世界是啥樣子?5月18日,2014年重慶市科技活動周“科學名傢面對面”首場活動在重慶園博園舉行,我國深海載人潛水器“蛟龍號”主任設計師、首批3名潛航員之一葉聰,向重慶市民講述瞭一場“深潛的故事”。

入水

就像跳水一樣,水花越小越好

蛟龍號’深潛度現在已經達到7062米,處於海洋超深淵層。”葉聰說,海洋的深度有不同的分層,比如0-200米是海洋上層,200-800米是海洋中層……4000-6000米是海洋深淵層,大於6000米則是海洋超深淵層。

在“蛟龍號”以前,我國最深的深潛深度隻有570-600米。

那麼,“蛟龍號”是如何下潛到海底的?

他表示,“蛟龍號”先是“躺”在深潛試驗母船“向陽紅09號”上,潛航員進入艙內後,吊車就會用繩索把它吊到海面上。“這就像運動員跳水一樣,水花越小越好。”葉聰告訴在場觀眾,入水的一瞬間,水花越小,艙內的潛航員感覺越舒服。

下潛台中商標註冊查詢

不是走向深藍,而是走向漆黑

葉聰表示,下潛的“蛟龍號”是勻速垂直運動的,“跟平時坐電梯差不多,還沒電梯的速度快呢。”他表示,“蛟龍號”的速度是0.75米/秒,一般高層樓宇的電梯速度是10-18米/秒,所以人們能很好地去適應。

“在潛水器內,感覺其實和在陸地上差不多。”他說,如果說確實有差別,那就是壓力給人的感覺像從海平面爬到瞭海拔1000米高的山上,而溫度則像是從夏天到瞭秋天。

他還談到,最開始下潛時,“蛟龍號”會有點晃,但到達水下15米以下就變得平穩。從艙內觀察來看,最初淺藍色的海水中有各種不同的生物,但慢慢地海水顏色變深,然後從深藍最終變成漆黑一片。“文學作品常常會以‘走向深藍’來描述海底,實際上是走向漆黑,偶爾能看到發光的生物,並沒有文學作品中描寫的那麼浪漫!”他打趣地說。


另外,海水的密度也並非想象中那樣是固定的,而是隨著深度的增加在不斷變大。比如海面的海水密度在1018g/cm3-1020g/cm3左右,但水下7000米的位置,則變成瞭1048g/cm3-1050g/cm3。“看似變化不大,但對‘蛟龍號’的影響卻很大,它必須調整自身的重量,才能夠繼續下潛。”

“蛟龍號”已經成功沖擊“水下7000米”的紀錄,那麼,它還會繼續往下潛嗎?

針對現場觀眾的疑惑,葉聰表示,由於“蛟龍號”的設計深度是7000米,目前已經有3次下潛超過瞭這一極限。要突破更深的紀錄,將由新的潛水器來完成。

作者:張亦築



本文來源:華龍網-重慶日報

責任編輯:王曉易_NE0011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
arrow
arrow

    lrp137j1z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